气氛炉的定义与用途
一、定义与用途
气氛炉,又称气氛保护炉,由马弗炉演化而来 。其主要目的是在高温烧结时通入特定气体,用于特殊热处理,或对热处理样品进行保护以防止氧化,目前市场应用多侧重防止氧化。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熔炼、提纯和合金化,通过精确控制炉内的气氛成分、流量和温度,实现特定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,提高金属质量和性能;陶瓷制品的烧结、釉面处理,优化陶瓷组织结构、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;新材料研发,探索材料相变过程、合成机理以及性能评估;电子元件烧结,实现精密加工和性能优化;冶金工业的热处理,实现金属的脱氧、脱硫、脱磷等净化处理 。
二、工作原理
基于保护性气氛概念,在材料加热和处理时,通过控制炉内气氛成分和流动速度,保护材料表面免受氧化或其他污染。利用加热元件(如电阻丝、电磁线圈等)产生热源,将炉膛内温度提升到所需处理温度,同时,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控制气氛流动,确保炉内气氛稳定、均匀。配备温度控制系统和气氛控制系统,实现对炉内温度和气氛的精确控制 。
三、种类划分
1. 按炉膛分类:管式气氛炉,低温时采用石英管,高温时采用刚玉管作为炉管,两端配以法兰密封;箱式气氛炉,多为整体焊接箱体,内衬无机保温材料,独立炉门硅胶密封 。
2. 按炉体内气氛分类:有放热式气氛(FQ)、吸热式气氛(XQ)、放热—吸热式气氛(FXQ)、有机液体裂解气氛(YLQ)、氮基气氛(DQ)、氨制备气氛(AQ)、木炭制备气氛(MQ)、氢气(NQ)等。
四、结构组成
1. 炉膛:设备核心,通常用耐火材料制成,可承受高温、高压和化学腐蚀,如采用进口氧化铝多晶纤维材料,保温性能好,耐用,拉伸强度高 。
2. 加热元件:产生热源关键部件,通过电阻丝、电磁线圈等方式加热,如优质硅碳棒、硅钼棒,能提高使用寿命 。
3. 进气口和出气口:控制气氛流动关键部位,调节开合度和位置实现不同气氛控制效果 。
4. 温度控制系统:保证炉内温度稳定,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和热电偶等技术,具有专家PID调节功能,可自动跟踪设定最佳PID值 。
5. 气氛控制系统:控制炉内气氛组成,通过调节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开合度、气体流量等参数,实现不同气氛效果 。
6. 其他:还可能包括真空获得装置、压力显示装置、阀门、电气部分(采用与炉体一体化结构,安装在炉体底部一侧,温控安装在炉体侧面板上 )等。
五、特点优势
1. 气氛控制精确:能严格控制炉内气氛成分和稳定性,满足不同材料和工艺需求 。
2. 密封性要求高:避免气氛泄漏和外界空气混入,确保炉内气氛纯净度和稳定性 。
3. 加热方法多样:可采用电阻丝、电磁线圈等多种加热方式,适应不同材料和工艺 。
4. 具备防爆装置:因某些气氛与空气混合可能爆炸,通常配备防爆装置确保安全 。
5. 自动化程度高:能实现气氛控制、温度控制等过程的自动化操作,满足大批量生产和高效运行需求 。
七、操作注意事项
1. 操作前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,如加热系统、气氛控制系统、安全装置等 。
2. 放置好炉门挡火砖,关闭炉门并将手轮全部锁紧,确保密封性。
3. 连接真空泵气管到出气口并拧紧双卡套;启动真空泵,打开出气阀,关闭进气阀和放气阀,通过压力表观察真空度变化 。停止抽真空时,先关闭出气阀,再关闭真空泵 。
4. 充入惰性气体时,在真空泵关闭后连接气瓶到进气口,拧紧双卡套,打开进气阀,通过流量计调节进气速率 。若炉内正压接近0.05Mpa,打开放气阀调节,保持微正压 。
5. 了解控制面板,设定好升温程序后点击运行开始升温 。
6. 炉膛内最大可承受气压有限,通入气体时确保气瓶安装减压阀,防止气压过高;炉膛内部气压需维持在合适范围,避免空气回流,减少爆炸风险;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气体 。
免责声明
-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