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化工仪器网-恒温/加热/干燥网首页-技术文章列表-500℃高温箱式炉:科研与工业的 高温解决方案

500℃高温箱式炉:科研与工业的 高温解决方案

2025年02月21日 16:21 来源:合肥新元素科技装备有限公司



在高温实验与材料处理领域,温度控制的精确性和设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。合肥新元素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推出的1500℃高温箱式炉,凭借其性能和先进的技术,成为科研与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。

产品亮点

高温性能: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500℃,连续工作温度高达1400℃,满足多种高温实验需求。

精准控温:采用PID程序控温和S型热电偶,控温精度高达±1℃,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。

高效加热:以硅碳棒为加热元件,结合高纯氧化铝纤维炉膛材料,提供均匀的温场和高效的加热性能。

智能控制:配备YD858型温度控制器,支持50段可编程控制,具备超温和断偶报警功能,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。

技术参数

产品型号

功率

加热区空间

电压

炉膛尺寸

外形尺寸

KYS-1500C-S

2.5 KW

1.9L

AC220V

W125mmH125mmD125mm

420mm440mm670mm

KYS-1500C-A1

4.1 KW

3.3L

AC220V

W150mmH150mmH150mm

540mm540mm750mm

KYS-1500C-A2

5.3 KW

8.6L

AC220V

W205mmH205mmD205mm

580mm570mm840mm

KYS-1500C-A3

9.2 KW

19.8L

AC220V

W255mmH255mmD305mm

650mm680mm940mm

KYS-1500C-A4

10 KW

36L

AC220V

W300mmH300mmD400mm

730mm810mm1630mm

应用领域

材料研究:适用于陶瓷、金属、玻璃等材料的高温烧结和热处理。

化学分析:用于高温化学反应和催化剂研究。

电子工业:在半导体和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。

航空航天:用于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的研发与测试。

能源领域:在燃料电池、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地质与矿物研究:用于模拟高温地质环境,研究矿物的形成与变化。

创新技术架构

(一)高效加热系统

该高温箱式炉选用硅碳棒作为核心加热元件。硅碳棒具备出色的高温稳定性与高效发热能力,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持续稳定地输出热量,为实验提供强劲且稳定的热源支持。

(二)精准控温技术

PID程序控温:设备采用先进的PID程序控温技术,控温精度高达±1℃

S型热电偶:配备的S型热电偶具有高精度、耐高温、稳定性好等优点,能够快速、准确地感知炉膛内的温度变化。

(三)优质隔热结构

双层壳体结构设计是该高温箱式炉的一大亮点。内层壳体直接接触高温环境,采用耐高温材料,能够承受1500℃的高温冲击;外层壳体则起到保护和隔热作用,有效减少热量向外界散失。

出色性能表现

(一)高温耐受能力

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500℃(<0.5 h),连续工作温度≤1400℃,确保了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(二)灵活升温速率

推荐升温速率在1400℃以下≤10℃/min,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,灵活调整升温速率。

(三)智能控制功能

设备配备的YD858型温度控制器,集成了先进的PID控制和自整定调节功能。智能化50段可编程控制功能为复杂实验提供了强大支持。

多样规格选择

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,1500℃高温箱式炉提供了多种规格型号。从KYS - 1500C - S2.5 KW功率、1.9L加热区空间,到KYS - 1500C - A410 KW功率、36L加热区空间,不同型号在功率、加热区空间、电压、炉膛尺寸、外形尺寸和重量上各有差异。

为什么选择新元素?

高品质材料:采用高纯氧化铝纤维炉膛,确保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。

智能化操作50段可编程控制和自整定调节功能,简化操作流程,提高实验效率。

安全保障:超温和断偶报警功能,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可靠。

新元素1500℃高温箱式炉,不仅是高温实验的得力助手,更是推动科研与工业进步的强大工具。立即联系我们,了解更多产品详情和技术支持,开启您的高温实验新篇章!

 

 


免责声明

  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